隐藏3年的“刷子”,终于被揪出来了,可惜还是被他骗走1.25亿

  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,用这8个字形容约翰-科林斯,最合适不过了。

  科林斯是NBA鸡肋型球员的代表。

  特点是:数据极为突出,作用无比惨淡;

  影响是:让人又爱又恨,痛不欲生;

  作为科林斯的东家,老鹰在这点上最有发言权,2017年选秀大会上,他们在首轮第19顺位,将来自维克森林大学的约翰-科林斯带进NBA,当时的亚特兰大正处于重建之中,拥有大量待消化的球权,一年后,老鹰又摘下超级后卫特雷-杨,在后者的带动下,科林斯的运动能力彻底被激活,数据无限接近全明星,效率更是比肩联盟里的顶级锋线。

  

  就以19-20赛季为例,科林斯交出一份场均21.6分,10.1个篮板,1.5次助攻,0.8次盖帽,1.6次抢断的成绩单,命中率58.3%,三分球命中率40.1%,在当时,能做到场均至少20+10的球员,一共就5人,分别是字母哥,唐斯,恩比德,约基奇和科林斯,如果再加上命中率50%+40%的标准,那整个联盟就只剩下唐斯和科林斯。

  你就说科林斯这数据到底强不强,但实际呢?

  无论是对球队的帮助,还是影响力上,科林斯跟上面那4位都存在很大的差距,至于为何?

  

  人家是实打实锤出来的数据,而科林斯,他本质上还是蓝领球员,缺少持球能力,吸引不了包夹,也无法为队友创造机会,之所以数据好看,很程度要归功于特雷-杨的“喂饼”。

  看看科林斯的武器库,效率最高的几项,全部是无球得分,比如挡拆顺下,空切,转换进攻,均在联盟平均水平之上,而持球端,比如低位进攻,科林斯每回合只能得到0.82分,次于联盟70%的球员。

  也正因如此,老鹰才会犹豫不决。

  想交易,但提出的几个方案,均被对手否决;

  想放弃,可看他跟特雷-杨配合的也挺默契,又觉得可惜。

  

  再三权衡下,老鹰最终决定给科林斯提供一份5年1.25亿美元的合同,唉,要不怎么说优柔寡断的人难成大事呢,续约没几天,老鹰便开始后悔。

  一来是科林斯争权夺利,抱怨自己进攻参与度不够,球权太少;

  二来是球队崛起速度太快,使得科林斯逐渐成为阵容里的短板;

  过去2年,老鹰均闯入季后赛,尤其是2021年,更是一路杀进东部决赛,在这2次季后赛之旅中,特雷-杨和亨特先后打出身价,反观科林斯,作为球队名义上二当家,他给予球队的帮助却微乎其微。

  

  21年季后赛,场均13.9分,8.7个篮板,0.9次助攻,0.4次抢断和0.6次盖帽;

  22年季后赛,场均9.4分,4.6个篮板,1.2次助攻,0.4次抢断和0.2次盖帽;

  进攻端,当特雷-杨被对手限制,组织不起有效进攻时,科林斯昔日高效的终结能力,也瞬间失效,即便是面对比自己矮半头的PJ-塔克,也只投出41.2%的命中率,更别说阿德巴约了,被后者防到8投仅1中;

  

  防守端,科林斯也没有太好的办法,无论是单兵防守,还是对篮板的保护,均被热火内线完爆,还不如拿着百万年薪的老将塔克呢。

  数据显示,当科林斯在场时,老鹰进攻端每百回合会少得13分,防守端每百回合会多丢16.5分,在场净负27.8分,反之,则净胜对手1.7分。

  不难看出,在目标越来越明确,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,科林斯已经无法满足老鹰的战术要求。

  

  尽管随队记者一再表示,科林斯的老鹰生涯已经结束,但遗憾的是,过去的一个夏天,老鹰没能将科林斯推销掉,市场就是这个样子,没有雪中送炭,只有落井下石,那些肯为科林斯付出1个首轮签的球队,都想让老鹰帮自己吞掉1-2份烂合同。

  当然,科林斯也没有那么不堪,如果能静下心,专注于防守和篮板,我想在老鹰这支球队,他还会有存在的价值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权利保护声明页/Notice to Right Holders
我要反馈

About admin

administrator